“城市是现代城市,农村是现代农村,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正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溧阳市清新呈现。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溧阳市委书记韩立明,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介绍了溧阳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引起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
深挖“增收泉”——
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产出
3月25日,溧阳召开城乡统筹研讨会,主要议题是围绕农民增收再研究出台相关政策。
“一个富、一个穷,双方很难走到一块,城乡相融首要的是提高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韩立明分析,溧阳是老区、边区、穷区,去年GDP才达361亿元、财政收入也仅66亿元,在苏南县域仍处于“第二方阵”,难以像经济发达地区用足够的财政来补农民,怎么办?溧阳用好产业促进农民快增收。
大自然赋予溧阳“三山一水六分田”,“农业占一定份额并不是落后的象征,关键是单位面积的比较效益要上来。”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
该市大搞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已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上百个,农副产品身价倍增。目前全市冠以“天目湖”品牌的农产品达10大系列百余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
引导工商资本“反哺”农业。在天目湖畔,老板沈祖富用搞建筑赚来的钱,在新村村的一块坡岗地上建起了“天目湖农业生态示范园”,总投资已超过亿元,流转土地3万多亩,涉及4个村。近年来,溧阳每年吸引5亿元左右“三资”投身农业,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60多万亩。省定高效农业标准是每亩2000元,而该市平均达到2万,的达5万元。
溧阳还把眼光投向新型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现已拥有天目湖、南山竹海两个国家4A级景区,去年接待游客6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5亿元。
以工业化理念挖深“增收泉”,用大合作组织小农户。3月25日下午,在天目湖伍员春茶果专业合作社,洪水卡村民小组村民连正银告诉记者:“原先自己弄的3亩田的茶叶,没得牌子,一年忙到头挣不到1200元。去年加入这个合作社后,社里调苗、技术指导,还按市场价收购,鲜叶就卖了3000多块,跟老伴一起在社里打工,一个人一年能挣1.1万元。今年我又扩种了5分茶叶田呢!”
在溧阳,像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底有220家,今年1-2月又成立了5家。合作社成员有2.3万户,联结种养基地15万亩,带动农民20多万人。
一样的土地,不一样的产出。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096元,增幅均连续3年超10%,城乡人均收入比由2005年的2.37:1缩小到2009年的2.05:1。今年,这个比例还将被刷新。
上门听意愿——
农民“落脚”更“落户”
农民变市民,城镇化是个方向。“防止‘以城吃乡’,尊重意愿、保护而不是剥夺农民利益”,这是溧阳推进城镇化中的一条“铁纪律”。
用宅基地和现住房置换住房保障,将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就近就地城镇化,溧阳在做的时候慎之又慎。
今年结合“万顷良田”建设,上兴镇涧东村要“平整”出5200亩地,拆迁425户,农民集中居住到即将兴建的有24幢楼的涧东小区。农户都同意搬吗?3月25日,记者来到涧东村时,所有村民愿置换合同刚全部签妥,村支书蒋克春捧出几大摞表格给记者:“上了6趟门,才签下的!”
主营:天目湖山庄;天目湖农庄;天目湖果园;天目湖农家乐;天目湖自驾游;天目湖垂钓中心;南山竹海垂钓中心;天目湖白茶;溧阳白茶;溧阳白茶单位;溧阳欣龙生态园;天目湖生态游电话;溧阳欣龙;散养鸡;红心鸡蛋;天目湖绿色水果;天目湖绿色无公害水果;无公害水果;满山跑草鸡;天目湖旅游休闲